人脑无法通过“扩充”来进一步提升性能,但这并非唯一的限制。
撇开物理上的禁锢,脑的运作,是极其复杂的过程,事实上也根本无法用“体积”、“神经元数”甚至“表观处理能力”之类参量,去估计其实际的能力。
在这方面,NEP_774机构的实验,验证了旧时代科学家的一系列成果,在对照测试中,面对同样的待解决问题,智力较高实验者的完成效率更高,然而脑部监测却显示,他们的大脑神经活跃度、生物电的弥漫程度,反而比智力平庸者的大脑更低。
在思考、解决问题时,参与其中的神经元越多,表现反而越差,这一特性显然与计算机大相径庭。
根本原因,在于脑的模拟式处理特性,与计算机并不尽一致。
正是出于这种认识,对于生化层面的脑外连尝试,动机,并非要不切实际的提升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这显然也做不到。
而是在此基础上,探索、尝试,试图弄清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存在于实验者脑中的意识,那流淌在实验者脑内的生物电,随时间的推移,会不会、或者说会怎样逐渐弥漫到外联部分的脑组织之中。
撇开DNA的差异,外接脑组织,与实验者的脑是同一类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