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人,不再是生产体系必须的一份子,其塑造目标也必然随之而变,表现在gpl大区的教育过程中,便是改造、优化传统的教育体系,以无限长的生命为大前提,重塑治下的近三千万男女老幼。
从自知必死,到无须畏惧死亡,可想而知,这一改变会怎样冲击人的自我意识。
盖亚净土大区的无数民众,不论年老、还是年轻,不论曾衣食无忧、抑或是饱受贫穷,自从降生到这世界上,便身处“凡人终有一死”的文明氛围当中。
这种氛围,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毕竟哪一个普通人也不会在日常生活中,频繁的想到“自己终归会死”,而是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眼前的生活,然而细致的分析下去,却可以发现,人在社会、文明中的一切言行,都建立在“必死”的基石之上。
迟早必有一死,这种基石,并不是自己跳出来发挥作用,而是首先借助自然演化,塑造出人的一系列本-能与天性。
正是这种塑造,让人类从幼儿时起,就有从“自私”到“攻击”的种种行为。
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无须刻意培养,在年龄达到对应的程度时,几乎必然出现从“占据玩具/食物而拒绝分享”到“下意识的对同类采取攻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