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制裁”,这种做法的荒谬之处,在于直接否认一个人的成长历程,简单粗暴的认为,哪怕这社会并没有什么“父母资格测试”,所有降临的新生儿,都能健康茁壮、快乐无忧的成长,成为合格的社会一份子。
然而事实又如何呢;
在资产主义的大环境下,成长顺利与否,完全是一种投胎的碰运气。
对于那些时运不济、机缘太差的新生儿,无法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对其本人而言,当然是极大的悲剧。
然而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却不会受制裁,反而让毫无准入机制的社会来“兜底”,不仅不去惩戒、乃至消灭那些不合格的次品废品危险品,反而用未成年做借口,将其源源不断的注入社会肌体。
荒谬而愚蠢的陈年往事,现在想起,阿达民仍不免一声叹息。
“因未成年,不负责任”,这种做法的荒谬之处在于,从根本上混淆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犯下的不同性质之错误。
将成长过程中的意外犯错、无心之失,与心理阴暗扭曲的蓄谋已久、预谋作恶,混为一谈,将寻常少年一时冲动的不当言行,与危险废品有恃无恐的累累恶行,等量齐观,放在同一个体系之中评判。
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