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比值是动态的,很快便会趋近于无穷大。
原因很简单,对人而言,可不是每一天有吃有穿,便可过活。
否则,便没办法解释,为什么在历史上的每一天,都有那么多并未真正遭遇死亡威胁的人,选择自戕,以这种方式告别人间。
人,归根结底,并非圈里混吃等死的猪仔,是一种活在希望、活在“未来”之上的物种。
意识到环境的存在,继而,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进而思 考这种存在的意义,并借助过去,站在今天遥望未来,这是只有人才拥有的一种思 维活动。
至于其他动物,哪怕聪明如黑猩猩、海豚或八爪章鱼,
也并没有这种能力,或者,至多利用条件反射,建立起一些对未来未知的应对之策。
没有吃穿,没有用度,对一个人而言,当然是极其艰苦的困境,但,倘若没有希望,没有未来,几乎所有人都没办法支撑多久,便要么纵身一跃、跳下疾驰的时间列车,要么彻底自闭,成为盲目游荡的行尸走肉。
这两种结局,在旧时代的联邦,每一天都在不同的人身上上演,
方然也已见过了太多。
“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这句话,的确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