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淘汰,未必是直接被环境灭绝,更有可能是被其他新生代组成的种群,那些幸运拥有了有利突变的物种而所淘汰。
自从第一个决定繁衍的原始生命开始,繁衍,就是盖亚生物的标配,这是宿命。
但接下来,一旦开启了无尽的繁衍模式,种群规模的增长,就必然会碰触到自然环境承载量的天花板。
生物的繁衍,一言蔽之,指数级的增长是很恐怖的。
一个细菌,每六十分钟分裂一次,倘若每次分裂的细胞都存活、也仍然会分裂,那么最初的二十四小时,就会形成一千六百万的庞大规模;再一个二十四小时,种群扩张到二百五十六万亿,体积超过一立方米。
再接下来,就是指数级的数学计算,结局必定是荒谬的超光速膨胀,完全脱离了现实。
但是在现实中,不论如何,人类都没有观察到这样的增长。
即便在培养皿中,看似无限的资源供应,也无法承载无限多的细胞,新陈代谢的废物在肉块内累积,养分与氧输送困难,这一切,都仿佛无形的信号,让旺盛分裂的细胞感受到了外界的紧迫感,再然后,就是程序控制般的细胞衰老,以至凋亡。
既然如此,放慢繁衍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