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选择角度,这些人的行为,也无非是出于适者生存的塑造。
这种特质,被人类社会的统治者所利用,驱使其研究科学技术,是为逐利,一旦外来压力消失,没有在种间竞争中亡群灭种的风险,哪怕只是暂时没有这种风险,以统治者的几十年寿限,当他、或她自以为判断出,有生之年高枕无忧时,就会将一切令人烦恼的科学研究抛诸脑后,恣意享受短暂而奢靡的时光。
封建时代,一个占地为王的古代君主,在面临外部威胁时,多多少少,总会格外关注科学技术,否则无法与竞争者抗衡。
但是当威胁不复存在时,只消掌握现有水平的武力,就已足够。
这时候,哪怕科学研究,长远看来会极大提高种群内所有人、更包括君主本身的生活水平,对君主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可言。
毕竟,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下,他已牢牢掌控暴力,谁知道新一代的科学技术还会不会如此驯服,倘若科技的进步,会让他丧失对暴力的控制、进而失去至高无上的地位,那岂不是大大的糟糕,所以还是禁锢思想、取缔研究比较好。
反正自己的人生,至多几十年后就会谢幕,何必要冒这风险,给这短暂的欢愉平添变数呢。
对抗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