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便没有窥视这些邮件,仅凭推理也能得到,方然真正惊讶的并不是这一事实,而是,他在有些杂乱无章的邮件堆里,居然真的看到了不少的留言。
这些留言的作者,至少,字里行间完全能看得出来,都是一些渴望着永生不死的人。
这一发现,与其说让他惊讶,倒不如说是另外的复杂情感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这样的情形下,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遭遇到“同类”。
想想也是,发一封电子邮件,大概是网络上最难准确追踪、相对最安全的通信方式了。
联邦、乃至盖亚的互联网络,出于设计之初的一些规则,对邮件协议支撑的电子信箱,始终难以完全监管,也很难控制邮箱里泛滥的广告和垃圾讯息,作为使用者,可以通过名单列表将其屏蔽,但这也意味着,至少在目前,很难通过区区一封来历不明的邮件反向追踪到发送者,更遑论定位其坐标。
正因如此,“匿名者”提供的一个邮件地址,就称为见到其联系方式的“同类”们无意中约定俗成的,交换讯息的场所。
但事情真的只是这样吗,面对屏幕,方然不禁心生疑惑。
永生的执念,一旦在头脑中根深蒂固,任何微不足道的风险都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