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即将在不远的将来具现。
局面一旦到了那种程度,经济危机,反而是无关痛痒的小场面。
更致命的危机,则是彻底一无所有、断绝谋生手段的无数民众,要如何生存,或者,要如何死去的终极抉择。
人类世界的前景,稍加揣测,也不免令十八岁的年轻人皱眉。
是在为联邦民众的未来忧虑么;
并不全是。
方然更担心的,是一旦那样的局面到来,危机,就远不是一轮刺激政策的掩耳盗铃所能解决,接下去,盖亚迎来的要么是天下大乱,要么是世界大战,而任何一条道路,对永不下车的研究来讲,都是极端恶劣的困境。
那么问题来了,在迟早降临的文明末日面前,人类,还有多少时间;
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速度,乃至技术上的门槛,究竟是什么情况,是否来得及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取得突破,甚至触摸到无限生命的奥秘呢。
这一问题,即便在伯克利这样的高等学府攻读生命科学,站在方然的立场,也很难回答。
这并非是对未来两眼摸黑,而是藉由过往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他逐渐发现,人类的生命科学研究,在今天,已越来越演变为一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