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工具。
花费时间,纵览人类世界的诸多教义,方然很快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教义的理论体系,凡此种种,总是倾向于贬低信者眼前的、现实拥有的、这辈子就可以有的利益;
而抬高信者期待的、遥远未来的、死后才能够拥有的利益。
进而,从“眼前的利益不值一提、死后的利益才更丰厚”之鼓吹出发,诱导信者放弃眼前的、现实拥有的、这辈子本可以有的利益,去换取那允诺的、遥远未来的、死后才能够拥有的利益。
个中动机,不言自明。
一旦认识到教义的这种作用,可想而知,这就是某些人、某些组织喜闻乐见的道具;
通过教义,让信者的利益判断出现偏差,主观上认为自己的选择,收益颇丰,自身幸福感甚至还很充盈,客观上的收益却惨不忍睹。
个中差额,不言而喻,会被拥有教义最终解释权、充当教义运营商的奸诈之徒侵吞。
人类文明的漫长历史,放眼看去,这样的无耻欺诈一直都在发生,识破真相者却寥寥无几,如此趁手的工具,在当今这一切皆为逐利的时代,当然不可能会消亡。
甚至,由于阴险的愚民政策,在大多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