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目标,这一结果并不是太理想,但也还凑合。
接下来,作为系统的设计者、和行动的发起人,方然就不能完全依赖asa,他需要逐一浏览ai搜括来的目标资讯,进行二次筛选。
初筛的标准,是个人信息的相似度高于90,这一要求,asa是可以代劳。
但是更精细的筛选,考虑的方方面面就复杂得多,自忖能力、眼界有限,至少眼下,方然还没研究出如此智能化的ai内核,来代替自己做这样的工作,再说即便有了构思,他的时间精力、乃至运行平台的算力,也仍然太菲薄。
逐一查看信息,脑海中构思着行动方案,意识到自己正在谋划什么,方然不免喉头发紧。
是的,他对正计划着的事,觉得恶心;
但既然别无选择,索性也只有一直走下去,或许……
习惯了就好。
永生,追寻无限长的生命,不可能是一路风景的悠然之旅,对此,方然有心理准备。
不过当真的要迈出第一步时,他还是会紧张。
在asa提交的几十名目标人物中,找出最容易“取代”的那一个,判断的依据,是目标人物的个人特质与自己高度拟合,这且不算,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