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高度匹配、仿冒风险也可以控制的目标人物。
目标只找到一个,对不容有闪失的身份隐匿而言,显然不够。
就在方然动手查询目标背景、寻找猎物时,部署在物理学部大型机上的asa也没闲着,通过数据共享,时刻刷新初筛名单,不断将符合条件的潜在目标补充进去,一边将发现新疑点、不适合动手的目标删掉。
这一切,完全通过ai的深度学习来进行,效率之高,令方然印象深刻。
在此之前,即便多少年来始终在和计算机打交道,他也几乎没有预见到,有朝一日计算机软件的智能化水平,会发展到这样的程度,甚至,就连身份背景信息调查这样的、原本只能由人去完成的工作,现在,藉由网联网络的极大发展和数据存储的规范化,都可以用人工智能程序来进行。
哪怕对计算机、对程序而言,并不真正理解自己正在做的是什么,一定的错误率在所难免,但计算机的超高数据吞吐率,仍完全弥补了这一缺陷。
对“名单筛选”这一类对疏漏并不敏感的任务,就更是如此。
锁定目标,基本确认此人的基因测序数据尚未出现在“身份辨识信息库”中,逐一核查过身份信息、个人特质与行为习惯,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