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人类对大脑中一百四十亿神经元如何组织、协调、活动,继而产生出自我意识,依然所知有限,恍若雾里看花。
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迟缓,一些人便基于“人脑”与“电脑”在行为上的相似性,得出“人脑工作机理必定类似于电脑”的简单粗暴判断。
进而,才会衍生出“意识迁移到电脑、因此而获得永生”的不切实际幻想。
但他们并未意识到,即便人脑与电脑的行为再相似,
它们也根本不是同一种东西。
最起码的,即便承认人脑的根本特质——智慧,有足够强算力的计算机系统也照样能有,至少能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智慧特征,也不应该忘记,具有这种能力的计算机系统,全都是数字式,其处理的符号,本质上无非是高/低电平、是/非逻辑、0/1数字的二态,而人脑则是典型的模拟式处理设备,在底层逻辑上,根本就不吃数字那一套。
两类“设备”的底层原理,根本不同,决定了其行为上的一些根本差异。
这种差异,即便再怎样意义重大,方然现在也还不想去刨根问底,他着重要否定的,是那种将人脑简单粗暴等同于电脑,进而,将“意识活动”简单粗暴等同于“软件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