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天悯人,这样的想法是无趣而危险的,方然提醒过自己。
要装作寻常的宅男,把托马斯安生的角色扮演好,也不一定要拉eily下水,随便在发达的社交网络上搭讪几个女子,凭自身的优越条件,难度也并不高,过去十几年的人生经让他有起码的自信。
但很罕见的,在考虑并实施这件事的时候,他的想法,却和过去不太一样。
同样是遮掩行踪,以安生的身份做一个普通人该做的事,譬如择偶,随便以谁为目标都可以,难道不是吗。
和追寻永生的最高目标相比,这件事,毕竟只是一个小环节,并没有非完成不可的目标,所以在计划时,方然几乎是下意识的选择了eily,他觉得和这位女孩交往会比较轻松,或说说的更直白些,会让他感觉舒服一点。
eily这样的人类,心态,在他看来甚至有一些幼稚,可扪心自问,方然却必须承认,即便他自己,都一点也不愿意和自己这样极端理性、现实的家伙相处。
爱美之心,这样说未免肤浅,他真正感觉到的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
在意识,正思考的这存在,基于起码的利弊权衡和理性决策,方然很清楚自己接下来的每一步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