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如何,都是重要的线索,通过审查日常活动、监听对外联络与工作环境搜查的诸多手段,来检验被监控目标的忠诚度。
这种做法,在若干年前的联邦社会,多少还行得通。
但是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今天,用在一群it精英身上,效果的不确定性就高得多。
就说托马斯安生,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浩如烟海的代码、文档和测试报告中竭力前行,以ibm职员的身份与ffriit协调,现在的主要精力则放在“全产机”方面,每天工作时长都超过十小时。
所有这一切,如果不是水平相近的同行、专家,一般人即便24小时都盯着他,也没办法弄清楚目标正在做什么。
那就雇佣专家,参与对“终身服务者”的监控,这样做可不可以。
可以,但也同时带来另一个问题,这些负责为有产者、工场主监控员工的专家,本身的忠诚度又如何保证。
一环扣一环,人心,是如何难测,时至今日人类也未曾发明出“读心术”,没办法透过表象而窥见大脑中的真实思维,既然个体之间依然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完全的信任,就根本是一种不存在的状态。
这,是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并非任何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