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这一块,无非是公司内网监控手段的强化,外加不定时的活动追踪与现场搜查。
这些手段,自从来到研发中心,就一直在频繁的斗智斗勇,并难不倒自己。
想一想“国际商用机器”的核查人员,又为什么要尽心尽力的来搜查、追踪目标呢,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巩固有产者的地位,让他们更从容的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吗,哪一个监控者如果还没这种觉悟,凭那点头脑,也根本爬不到这种岗位上。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方然预测到,所谓724小时的无死角监控,必定不会像宣传中那样的滴水不漏。
事实也正是如此,签协议后,他的网络活动一如既往,而很少有掣肘。
浪迹在联邦网络中的it工作者,包括诸多黑客,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而愈加活跃,即便联邦政府始终在加大管理力度,也未能将其杜绝。
信息时代的监控、管理体系,在外行人眼里,的确是一空前强大的利维坦。
但是用同样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思维,去应付同道中人,看似坚不可摧、无处躲藏的防御与监控体系,就转而变得机器脆弱。
这种对抗的优与劣,似乎十分反常,毕竟联邦政府是覆盖全国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