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社会化大生产的协奏曲。
没有剥削,没有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压迫,所以这就是公社主义了吗,
开什么玩笑。
思辨进行到这里,方然已经能十分清晰的洞察到,伟大的卡尔海因里希在思考人类文明之未来时,究竟是犯了怎样的错误。
不,这并不能说是错误,而是时代局限性所致的偏差。
在卡尔海因里希的那个年代,资产主义的发展正如火如荼,资产私有与雇佣劳动的并存,是资产主义的根本矛盾,劳动者的工资,无法覆盖其生产的全部产品,进而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一判断,在当时无疑是准确的。
然而,拘泥于时代,不论卡尔海因里希是怎样的天纵奇才,恐怕也无法想象,有朝一日,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将完全脱离“人”这一因素。
进而,导致资产主义周期性危机、并将使其彻底崩溃的原因之一雇佣劳动,也将随之而消亡,失去了这一根本特征的资产主义,也已经无法再称为“资产主义”,正相反,若干系统管理员画地为牢、自管自产的行为,却与公社主义的形态颇为相似。
遗憾的是,这一空前绝后的社会形态,却并非公社主义,而是远比那更邪恶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