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诸多后发国家,包括一向不在联邦势力范围内的国家,也陆续接入inter,继而多多少少享受到了互联网络的便利。
但这种便利,站在历史的高度,却很难说是一件好事。
在互联网渗透世界,经济全球化如火如荼的西历1460年代,有一个词汇十分流行,“双赢”,字面理解就是双方得利,用这一词汇来形容的事物,都具有“参与者皆有好处”的特征,被许多人,许多国家所追捧,也就不难理解。
但所谓“双赢”,细细想来,却会令人心头起疑,继而疑窦丛生。
究竟什么是合作、双赢,这种事,在盖亚表面当然是有的,例子,一抓就是一大把,譬如种树,一个人负责挖坑、栽树,怎样努力也比不过两人协作,一人挖坑、一人种树填坑的效率,综合产出不及后者的12。
从产出的效益衡量,两人协作,成效胜过一个人单打独斗的两倍,这是双赢的基础。
再然后,如果有相对公平的分配策略,将两人协作比各自单干多出来的那一块收益,大致合理的分配给协作者,那么这种“双赢”,就更实实在在而令人信服。
道理,如此简单,国家之间的分工协作,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的“双赢”,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