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都懒得看的,全部交给司礼监去处理,这就会导致司礼监的权利无限的膨胀,权威直逼皇帝。
历史上的魏忠贤,刘瑾就都是掌印太监,当皇帝不管事只顾着玩的时候,他们代行皇权,朝廷决策都得经过他们盖章才能生效,很容易就变成了独断专行,把持朝政的酷吏。
每一个王朝,都会随时间的推移,皇权逐渐走向衰落。直到最后皇帝变成一个摆设,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等到新的王朝崛起,皇权才会重新走向巅峰。
明朝也不能例外,到了明朝中后期六部的堂官们又都是内阁大臣兼任,这就等于内阁同时拥有了参议权和行政权,权利开始越来越大。
土木堡之变后,皇帝掌控的京营二十六个卫的二十万精锐,尽数覆没。自此明朝皇帝失去了军队这个最大的依仗,没了军权撑腰,就没有了话语决策权,皇权一落千丈。
虽然后来朝廷又重建了京营,但是文官集团在京营里面安插了大量的人手,指挥官几乎都是文官集团的人,皇帝虽然可以调动京营,但是里面没有自己的亲信,等于是没有指挥权。
自此三权合一,尽归内阁,内阁已经是事实意义上的宰相,甚至超越了宰相,死死地压制着皇权。
以内阁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