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本位货币。
也就是说每一贯宝钞都能在市面上兑付到相应数量的粮食,这本来就是个很好的货币。
如果明朝政府能严格以市场上的粮食数量发行宝钞,作为粮本位货币,那么宝钞的币值还是非常稳定的,老百姓也认可。
但是大明朝廷财政混乱,皇帝动不动就没钱。
这一缺钱,日子就过得难受,怎么办?那就印纸钞呗!
反正只要印出来的钱,成本就是一张纸,却可以在市面上兑换各种物资,这太划算了!
至于滥发纸币掠夺社会财富,进而造成通货膨胀的后果,完全不去考虑。
于是大明宝钞泛滥成灾,开始疯狂的贬值,最严重的时候贬了差不多一千倍的程度。
而皇帝也不懂为啥宝钞会越来越不值钱,于是就听信朝廷大臣的忽悠,居然取消了宝钞的粮本位制度,先后用盐税、商税、人头税来作质押发行货币。
最后的结果就是粮食,盐税、商税、宝钞全部崩溃,给大明财政年年巨亏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到了万历时期,大明宝钞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货币的功能,沦为了一张废纸。
大明朝廷失去了发行货币的信用,这也就是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