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门,原名聚宝门,是明代十三座内城门之一,它也是南唐国都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城的南门,它的前后有内外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是南京城南交通咽喉所在。
六年前,有人将校长书写的“中华门”三字题匾,挂在它主楼城门上,从此,聚宝门从年轻人的记忆中渐渐淡忘。
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城门设置有三道瓮城、四道券门,主体建筑内瓮城由中华门主楼城门和二至四道辅助城门构成,各城门原有双扇木门和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整个城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可以藏兵三千余人。
如今,最外侧的城门布满大大小小的弹洞,原来的双扇木门已经残破不堪,被日本士兵拆卸堆放在门洞两侧,门的功能已由驻扎于此的一个日本中队取代。
1937年12月17日。
日本华中方面军最高司令长官松井石根大将将于此荣登南京城。
与松井一同前往的,还有刚从苏州迁至南京的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部的所有人员,以及从上海赶来的西方国家记者团。当然,另外还有两个人值得重点介绍,分别是一男一女,男的叫森川隼,官阶大佐,女的叫古屋杏子,官阶少佐。他们是松井石根从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