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有点荒谬。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充分证明奥古斯特·多恩的担心并非没有必要。
尼亚萨兰装备的通用机枪,理论上射速是六百发。
当然了,战斗中没有人一直扣着扳机不放,那样一个一百发的弹箱,六秒钟就能全部打光,所以熟练射手还是习惯使用两三点射,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发挥通用机枪的威力。
机枪手的点射,最能反映出射手的水平,类似陈镑这样的不定就会引起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全面战争。
相对于奥古斯特·多恩,参与进攻的德军部队感受就更加深刻。
线性战术比拼的就是勇气和血性,即便是面对枪林弹雨,也要勇敢前进,不能后退。
但是这个“勇敢”也是有限度的,如果伤亡惨重,没有能力继续进攻,那士兵们也不会前赴后继送死。
负责进攻的一个营德军,战斗才刚刚开始不到一分钟就被打残,超过一半的士兵在战斗刚开始十秒内就阵亡,然后进攻部队就被彻底压制,根本无法前进。
也有德军士兵试图反击,但是往往刚刚从掩体后露头,就被一营的精确射手准确点名。
其实就算反击,都找不到反击的目标,第一营除了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