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的句读应是这样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朱由榔道。
众人愕然,怎么还有这种句读之法?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吗?这种句读之法和理解都传了二千年了,还能有错?
“圣人一向讲究仁民爱物,整部《论语》绝没有什么民愚或者愚民思 想,相反,恰恰是提倡德化政治、顺民应天、开启民智。这句话与前面的连起来,应该是这样的句读:兴于诗,立于理,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西,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的存在。”朱由榔进一步解释道。
其实,孔子这番话在后世曾经引起巨大的争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的句读虽然还是主流思 想,但朱由榔却坚定地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才能完全体现孔子的爱民思 想,而绝不是愚民思 想。
当然,他说出这番话来,一时还不能让几位饱读圣贤书的大学士服气。
所以,他继续说道:“诸位可以查一查圣人之言,可曾有愚民之意?朕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