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以种族和血缘来区分的。”
“那请问,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当做何解?再请问,春秋时期,楚国曾自称蛮夷,其后文明日进,中原诸侯与之会盟,则不复以蛮夷视之,当作何解呢?”
陈邦彦此问算是问到点子上了,李永茂支支吾吾再也答不上话来。
关于华夷之辨,朱由榔前世没少看了这方面的资料。最初,分辨华夷的标准确实是血缘,后来逐渐演变为德化礼仪。如果按血缘而论,当时的楚国(长江之南地区)就该被称为蛮夷,何况两广?是因为楚国文明日进,中原诸国再不以蛮夷视之。
另外,“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 是说,蛮夷没有教化、不讲礼仪的地方有国君,也不如诸夏没有国君的地方文明。旗帜鲜明地提出华夷之辨在于文明礼仪。
至于第二问,陈邦彦表面是问李永茂,其实实质还是将田应元封驳圣旨的事给点了出来,这个事不驳倒,御史言官是不会服的。
田应元身为礼科给事中,封驳圣旨的确是他职责所在,但你封驳圣旨得有根有据,或者有充足的理由才是。你既然认为戴忆兰是“胡妇”“蛮夷”,那就是对皇上以前说的话表示了怀疑和不服,既有怀疑和不服,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