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送到了万历皇帝的跟前。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本已经被旱灾弄得焦头烂额的万里皇帝如何能不死死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不管祈雨之事,是真是假!万历皇帝都需要一件事情来转移人们的视线,那怕这一场祈雨,礼仪居多。
只要祈雨成功,便从根本上扭转万历皇帝陛下“获罪于天”谣言。
说起来,万历皇帝一大半的憋闷都来自于外界的议论以及那一封又一封,一封比一封尖酸刻薄的奏章。
上奏折的大多都是些芝麻小官。官虽小,口气却不小。若是不懂的人看了,还真要以为大明官场之上尽是些赤胆忠心,一心未国的好官了。
然而,看懂之后,才会真心觉得这些奏章的背后,其心可诛。
因为奏章之中,不见半点解决天灾,赈济灾民,乃至解决朝廷钱粮短缺的办法,反而尽是接着天灾之事,引经据典地“劝”皇帝洁身自好,早日临朝,劝皇帝早立太子,收回矿监,税监苛政,甚至还有劝皇帝反省自身,下“罪己诏书”的。
一大帮接着天灾说事的御史清流,言官文臣们可算逮道机会了。不但奏折如此,在外面更是编排出万历皇帝种种昏君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