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灾生生地说成了皇帝的过失。
以至于获罪于天,从而降下天灾!
这哪里是在上奏章?这分明是在借着皇帝的脸皮,给自己刷声望,刷来日飞黄腾达地“政绩”啊!
万历皇帝如何能不恼怒异常,却偏偏打不得,骂不得,就连反驳都做不到。
谁叫他是天子,谁叫他大明朝皇帝呢?
这些官员何尝不知道皇帝的糟心,既然敢上,自然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皇帝骂不过天下文官,反驳起来也有心无力。就连廷杖也不过给那帮居心否测之镀上一层金光罢了。
若是打不死他们,他们便成功地刷到了“廷杖”成就,成为文臣楷模,成为清流代表。日后无论在野在朝,都有了一份沉甸甸地光辉履历。
可若是打死了,万历皇帝就更要头疼了。因为这不但给自己增加一个“昏庸残暴”的名声,还得引来大批文官更凶狠的攻击。
正因为有了这些事情,万历皇帝才不得不忍气吞声地把所有奏折留中不发。然后不顾天下官员士绅的议论,毅然给南阳的那位空虚道长颁下了嘉奖以及召唤进京的圣旨。
因为皇帝陛下需要一个能代表天意的人,去证实自己根本没有获罪于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