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范纯仁还是有点不信——一个吏商近幸,怎么可能和精通关洛之学的大儒论“约”呢?
“高下?”韩忠彦顿了顿,“本就是一个道,怎么分高下?”
“商约”和“乡约”本来就是一条道的两个分支。说穿了,这两个约都在践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理想。不过两个“约”都谈不上完美,各自都有缺陷。
所以“商约”和“乡约”论高下的意义不大,通过论道找出“商约”和“乡约”的缺点才是有意义的。
“商约唯利,乡约唯德,”韩忠彦评论道,“唯利则失德,唯德则失利。”
范纯仁叹了口气:“天下间失德而图利者比比皆是,失利而存德者却古来罕有啊!如果商约真的可以带来大利,那《共和商约》早晚将行于天下。如果乡约不能与民图利,纵然合乎大道,也早晚消声灭迹。
将来只怕是用商约治天下,还是由圣君治天下的问题了!”
范纯仁对人心似乎有些“悲观”了,这也许和他们父子(范仲淹、范纯仁)的官场沉浮有关。
“德”似乎永远不是“利”的对手!
“商约”以利导之,是容易成功的。而“乡约”以德劝之,恐怕难免走向失败。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