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善工从大砚台肚子里掏出一块小砚台,入手温润之极,赶紧用清水洗干净,水珠竟然凝结其上,久久不散。
“这难道是……”
“鹦哥眼……鸲鹆眼……了哥眼……雀眼……鸡翁眼……猫眼……绿豆眼!”
“好家伙,足足有百种砚眼!”
鲁善工看着手里的砚台,通体呈青紫,形状乃抄手型,盈盈一握。奇特叫绝之处是在砚背有101石柱,每柱上有一石眼,眼是淡黄色,还有晴,是黑色。
“光晕相重黄黑相间,黑睛在内,晶莹可爱者,谓之活眼。”
“四傍浸渍不甚鲜明者,谓之泪眼。”
“形体略具,内外皆白,殊无光彩者,谓之死眼。”
“活胜泪,泪胜死,死胜无!”
鲁善工捧着砚台,激动不已道:“一百石眼,颗颗居然都是活眼,鬼斧神 工!”
“这是……”
鲁善工突然有新发现,用手摸着砚台右边,竟然比左边略薄,凑到阳光下观察,表面好像有被磨过的痕迹,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吃惊道:“难道真是传说中的百一砚!”
乾隆《西清砚谱》记载,砚为太史式,刻制于北宋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