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发现这位白发苍苍的考生时十分吃惊,立刻上奏皇上。
道光帝高兴地认为这是“人瑞”,当即赐老人国子监司业的官衔。
不过清代科举贯彻着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
鸦片战争后,科举开始设置新科目。光绪十三年,算学被列入考试科目。光绪二十五年,设经济专科。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发布上谕规定答卷一律不准用八股文。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废除。
明清两代的武举也是童、乡、会、殿四试,考试的主要内容都是马步射加策论。评判标准也如出一辙,策论成绩压倒一切,深入骨髓的重文轻武。
万历年间曾有大臣提出武举应该增加现场排兵布阵指挥火药武器作战的考试环节,以及策论加考天文地理和军事科学的内容,但没有被采纳。
清代武举的武艺考试环节难度全面升级,不过没什么用,该挨打还是照挨。
总的来说,韦宝还是觉得科举是不断在发展的,显然,在明朝想‘搞点花样’,似乎比清朝容易一些。因为漏洞多一些。这漏洞,主要是指流程上的漏洞,考官身上很难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