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推迟进攻的命令,戈麦斯中校听罢说不错愕,那绝对是不可能,于是他看了看自己的手表,难以置信的回应道:“推迟一个小时?那时天已经黑了,难不成……你想实施夜间空袭?”
说出夜间空袭这个战术用语之后,就连戈麦斯中校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对于20世纪50年代的各国空军来说,夜晚依然是最大的敌人,尽管在二战时期出现了应用雷达的夜间战斗机和轰炸机,但想要组织一次夜间大规模空中作战,其难度远比白天要大的多的多。
正因为如此,只要不是紧急情况下,各国空军都不会轻易实施夜间作战,然而亨廷格却抛开当下最容易的作战方式,选择最艰难的战术打击方案,尽管是亲耳听见,但戈麦斯中校依然觉得无线电那头的亨廷格是疯了。
舍易求难的亨廷格上校疯了吗?
自然是没有,之所以如此选择,原因很简单,既有现实的无奈,也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考量!
借着黄昏的余辉实施的这次第三波次攻击,本就是一次补刀行动,旨在依托前两个波次的打击效果,将中国后勤补给列车困在山体隧道里后,再以第三波次攻击将内中的中国官兵和物资彻底封死在隧道内,使其成为埋葬中国后勤部队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