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长矛是三辅之民用来抵抗羌人骑兵的产物,所谓寸长寸强的道理,在两军鏖战之时,长矛相互突刺之间,最能够体现出其巨大的威力。
双方密集的长矛一阵对刺之后,西凉兵的关西长矛因为超过两丈,每每都能率先刺中一排曹军,而曹军后面拼命补上的长矛手,在和靠近的西凉兵的对刺中,同样落于下风,西凉兵的甲杖不见得就比这些最前排的曹军精锐要好,但是他们却更能发挥长矛阵的优势,突刺时聚集的矛头总是曹军的一倍以上,所以一阵攒刺过后,倒下最多的总是曹军士卒一方。
而且西凉兵突刺曹军士卒时,一般不会直接刺击曹军士卒的胸口部位,而是挑曹军士卒的腹部、胯部及以下等部位刺击,这些地方既不容易被对面密集的长矛格挡住,也没有像胸口一样,有厚甲叶抵挡,一经刺中,就能够很快地抽回长矛,进行下一次齐刺,不会出现被甲叶和骨头卡住锋刃的情况。
虽然被刺中的曹军士卒不会即刻毙命,但是大面积受创和大量出血,却足够让这些曹军新卒忍受不住,立即失去战斗力,对于这些哀嚎着倒下的曹军士卒,西凉兵的长矛前锋依旧面无表情,继续前进,而把重伤的敌人留给后面同袍的长矛。
因此,曹仁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