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在和逼近的西凉兵的突刺过程中,厮杀极为惨烈,几乎是几条曹军士卒的人命才能够换来一条西凉兵的人命。
仅是曹仁所见,一名当先的西凉兵就持矛和身边的同袍接连刺杀了三名曹军,若不是因为被刺杀的第三名曹军士卒临死前,突发狠劲,狠狠攥住了对方的长矛,只怕那名西凉兵还轻易不会被其他曹军刺死。
即便如此,那名刺死西凉兵的曹军士卒,很快也就被从上空抛射下的箭矢射中,还来不及抽回自己手中的长矛,就直接倒在了战场上,然后被前进的西凉兵顺势吞没。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正面对战的阵线屡屡可见,西凉兵的阵型比不上曹军的密集,人数也比曹军的数量少,弓箭手的射程也没有远于曹军,但这些西凉兵都是在久经战场的老兵,他们的战法娴熟,经验老到,比起以新卒居多的曹军而言,无疑是占据了绝对的对阵优势。
幸好,曹仁年少之时,就带着一群轻侠、恶少年在淮泗之间纵横,多少也是见识过小规模的兵卒械斗,亲自下阵尝过鲜血的人。
他也给自己留下一两招应付危机的后手,在己方的长矛手对刺不过对面的西凉兵,中军支援过来的弓箭手也在抛射的过程中,被对面密集的箭雨,压得抬不起头时,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