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名的?
很难,很难统计出多少来,因为在读书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人眼里,读书便意味科举,即便是考不上,最后也是成为私塾教师以及各层学校的教师,简而言之,不是在科举的路上,就是在为科举努力。
要说大明缺乏远大志向?那是不可能,不管是居庙堂之高的方从哲还是熊廷弼,亦或者是他在中牟遇到的平头百姓,都有着渴望,渴望更美好的生活。
但是更美好的生活是怎样的?
没有人能说着清楚,皇帝拿着金锄头锄地的看法,并不仅仅是一个笑话,而是个真是存在的情况。
华夏民族占据的地势,偏偏又是东亚最好的一块,北边西边不是荒漠就是严寒带来的荒无人烟,西边更是飞鸟难度的高峰,至于东南,则是茫茫大海。
虽然这些天险阻隔了来自各方的可能性势力,同样也将华夏民族圈禁在圈子里。
因为大部分人,尤其是顶层那些人,不知道世界上有着太多没有被开发的地带,有着太多能捡金子的场合,所以最后发展到一定程度,只剩下窝里斗,也就是党争。
党争到一定程度,仅剩下东林把持而且不务实业的时候,大明也就到了穷途末路。
况且,眼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