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价钱可能会相差十倍,都没有人会觉得稀奇。
因为在宋代,一本书的成本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它的造价成本,其实就是雕版的价格。
雕刻一张木制印刷用的雕版,所需要耗费的人工是很大的,而且价格还不固定。越是请的高手匠人,花的人工费就越多。
其次就是纸张,最便宜的纸一文钱就能卖十张,但是好的青檀皮纸却要八文一张。
这也是陈恭寿觉得自己买的这些书价位不贵的原因,因为这些书的纸张和刻印,实在都是太完美了!
其次,制约这个时代书价的另一个条件,就是刻印数量。
一般的人家想要自己刻印一套诗集,叫人刻版印上十套八套的,那自然是价格不菲,就是因为成本没有摊薄的缘故。
所以就因为这样的原因,越是珍希版本的书籍,价格就越是高得离谱!
……
但是通州印刷厂印制的这些书籍,由于采用铅活字和印刷机,所以各方面成本就会让宋代人觉得简直低廉的难以想象,并且印刷用的活字可以拿出来重复使用很多次。
这也正是今天陈恭寿这些人,会发现书店里的图书样式如此繁多,以及价格这么便宜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