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棉甲,内里的铁甲。
清军的强弓重箭至少要待到三十步内才对他们有致命威胁。
而且多是直冲着防护力薄弱的头部、颈部、面部奔开的。
相同的道理,他们火枪兵要保持枪子最大的杀伤力,就也要将他们放近来打,这对军士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极大的考验,也就是因为他们是小袁营的老兵,又经过严格的作训,才能做到这一点。
袁大洪看清兵滚滚而来,他绷着脸,却是迟迟没有下令开火,周边所有的军兵都是悬着一颗心,前排的火枪兵更是要将自己的嘴唇都咬出血。
袁大洪这么做,那增大的危险可都是由他们来承担啊。
可他们也只能紧紧地低着头,任由对面发出的箭矢落在自己身上。
这也是前列火枪兵每战功加一等的最重要因素。
终于,在清兵冲过三十步时,袁大洪挥了挥手,刺耳的喇叭声响彻云霄,传进了每个人的耳中。
第一排站在右侧的军官的长刀前指,用尽全身吃奶的力气,声嘶力竭地叫道:“射击!”
震耳欲聋的火枪齐射声响起。
一排灼热的火光从阵线前闪过,浓密的烟雾同时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