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意义上的世袭罔替之爵,从文武朝臣到宗室皇亲,就只有嗣濮王(嗣王在亲王之下,郡王之上)一例,如果赵构这个燕王不算入的话。
连皇子封王者,王爵都仅止其身,而子孙无问嫡庶,以其中最长一人,封公,其余子孙不过是承荫入仕,为环卫官,然后以序迁转,与异姓贵官荫子入仕一般,必须历任年深,排资历,方特封以郡王爵,而其祖、父所受之爵则不予承袭。
亲王子不封王而只有一人继承公爵,因而赵宋断然没有朱明宗室那样的负担。甚至在北宋中期都一度出现了“宗姓几无一王”的局面。直到宋神宗时,有感于其父宋英宗以外藩入继仁宗,将其本生叔父赵宗晖封为嗣濮王并规定世袭。
连近支宗室都是这般,那朝臣就更是如此了。像文彦博、韩琦、王安石等政坛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一个个封国公的存在,实则都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而赵构现在开出的是世袭罔替的贵爵。
当然,终身爵依旧有。在赵构开出的筹码之中,终身爵也就是流爵,并不难获取。比如宗泽,他现在要是染病致仕,赵构立刻就能封他一个伯爵侯爵的,这就是流爵。
不管文武,如今一个个的眼球全盯着世袭罔替这四个字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