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这样,在西线这种比较严酷的环形下,在西线较为严酷的战场环境下,也依然有2成的战车因为保养和磨损问题而无法投入战斗。一战的技术条件就决定了保养和维护困难是战车的第二大敌人。更何况头一次赶鸭子上架的俄国人?
阿尔卡季的第四突击师还算不错的,其它几个突击师在5天的突击战斗结束之后,能用的自行火炮数量不到初始数量的3成。到现在,所有冲的最深的6个突击师能用的自行火炮数量目测不过2打......。俄国人自然舍不得这些珍贵的火炮,于是他们打算将这些火炮拆下来,然后看能不能改成牵引的,但是可惜的是,突击骑兵师装备的122mm榴弹炮的炮架还是小了一些,装不下......。
而除了昂贵而精巧的自动火炮之外,俄国人的122mm榴弹炮的战斗力也在迅下降,除了战斗中被摧毁的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弹药储备量大幅度降低,122mm榴弹炮一炮弹重达2okg左右。再加上射药包的话,还要在额外增加几公斤。如果算上包装的话,那么为了射一炮弹需要运输的重量将近3okg以上!而一辆四轮马车最多也就是装3o左右的炮弹!毕竟这些车辆只有3成左右的路程是在硬质地面上行动的。
而随着战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