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专家堪诺尼科,是佩莱哈克的老搭档,两人一起干了35年,飞机的总体图都出他手,气动专家卢先生在格鲁门也已干了20年,结构专家贝尔先生在应力分析、疲劳寿命方面很有经验,特别是使用新材料方面。
当接触起来之后,屠老就感觉到了他们在技术上的造诣了。
屠老是132厂的大能人,但是很多时候,他都感觉到自己一个人挑大梁,太费劲了,想要有人帮他分担,现在,人家美国能够研发出来那么多的战机,绝对是人才济济啊。
稍稍介绍了这些,屠老突然又想起来了什么,说道:“我们在进行现在的项目分析的时候,也对我们的歼七CP项目,进行了气动布局上的大调整。”
虽然在国内的时候,几乎已经把外形给搞出来了,但是在这里,为了实现更好的技术水平,他们又进行了一番改进,这个改进,是屠老最为兴奋的了。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的计划是保持歼七的后机身不变,仅仅是改动一下机头,从机头进气变成两侧进气,但是现在呢,因为巴基斯坦已经有了F-16,所以,不管怎么改,都想要和F-16比较。
至于格鲁曼公司提出来的嫁接F20机头的方案,也很快就被放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