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杭州、苏州丝绸大商们内心的压力,所以这一次,两边已经不是商号之间的争斗,上升到了地域之争,各自抱团要与对方血战。
刘安拿着小盖碗,慢慢的划去碗中的茶叶,品了一口。
“反正祭天的衣服穿一次回去就放仓库了,只当是租他们的衣服了。”
刘承珪没接话,他脑袋已经不够用了。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商人出钱又出力,还这么抢死抢活的。
刘承珪不懂商。
他更不懂,什么叫作广告,什么叫品牌声望。
大宋的商人们其实也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自上次刘安搞的大比之后,同样的瓷器,质量差不多,大小差不多,花色差不多。一边有名窑留印,一边没有,名窑的至少比没有名号的卖贵一倍。
这就是刘安给大宋商人灌输的最原始的商标理念。
刘承珪问刘安:“安哥儿,杭州与金陵丝绸之争我早前就听说过,你认为,谁会胜出,或是要相争百年。”
刘安想了想之后回答:“以前,我认为金陵必胜。现在未必。”
“为何?”
“体系,从桑到丝绸,先不说品种,只说桑到丝绸,种桑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