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捕,还是劝请说服?被抓去了哪里?”
小梅来不及喘口气,慌忙回道:“奴婢一见禁军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动手抓人,就赶紧回来通报了。是一个公公来传的圣上的口谕,说是学子们乃是国之栋梁,遇事不知克制,直陈君上,却围堵贡院闹事,引起动荡,不收监不知反省,暂且扣押在大理寺的监牢里。还说赵大人泄题舞弊一事,自有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次会审,待查清楚孰是孰非,圣上再做定夺。”
彭瑾听完略略松了一口气。
把赵铣交给三司会审,说明太熙帝并没有打算袒护偏私,而是打算公平公正地处理这件事。
而之所以把学子们抓捕起来收监关押,大概一是不想失态闹大,二来,或许也是被逼迫处决宠臣赵铣,太熙帝十分不悦,所以要出口气。
说句毫不客气的话,当初在西北战场,若不是赵铣一路相护,又在关键时刻舍命救助,或许太熙帝能否活着登基都尚未可知。
这样的宠臣,却被一群热血的学子逼迫着下了大狱,生死未卜,太熙帝不生气才怪呢!
哪一个站在权利巅峰的帝王,又会愿意被人逼迫着做出决定的?
彭瑾只是庆幸,幸好是关在大理寺的牢狱,而不是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