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三留三人吃了午饭,刘昌郝丢了一锭碎金子给他,重新回到内城。
“昌郝,还去何处?”
“书坊。”
书坊就是卖书的地方,不过京城大多数书坊略有所不同,他们覆盖了出版、发行与销售所有的环节,在店里是卖书的,散卖与批发,然而在京城某个作坊区里,他们还有一个用来出版的作坊,许多书坊还存有大量的石板雕版。
相国寺附近也有不少书坊,不但书与花,可以说整个宋朝除了不易存贮的外,几乎所有物产、奇珍异宝在这方圆三公里范围内能买得到,甚至能说这一带就是现在整个世界商业的精华。
书坊也要选择的。
刘昌郝转了好一会,走进一家书坊,这家书坊规模很大,正中坐着的掌柜大约五十来岁,与刘四根那种皮笑肉不笑的笑咪咪相比,这个老掌柜给人一种很舒服的儒雅之气。
知人知面不知心,以面相观人很不靠谱,但刘昌郝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
他走了进去,相比于尉氏两个小书坊,这家书坊规模要大得多,也有许多书籍。
他一边翻书看一边听着店里伙计与顾客的对话,很难看出一个人的好坏,然而必须得有一条,他们能做到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