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具体一点是态度好,不以衣冠看人。
京城士子多,不时有士子进来买书或看书。
刘昌郝忽然拧起眉头。
宋朝印刷术发展迅猛,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印书的作坊,书院,一些大型私塾,还有各地民营的书坊、书肆、书籍铺。也有官办的,包括国子监,据说国子监里藏有十几万块经史方面的石雕版,但是纸张有着严重问题……
已经有了比较薄的宣纸,贵不说,也不宜印刷。竹纸也有了,然而技术未过关,一碰就碎,暂时不能用来印刷。印刷用的还是传统的麻纸、藤纸、楮皮纸,质量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不用狠力都撕不碎,并且很厚,能当衣服穿,甚至能当盔甲,不如铁盔甲,但不比布盔甲差,又因为有融纸浆在里面,比衣服还要保暖。
无疑,纸的成本变得很大。
油墨跟不上去,那怕铜活字出来字都不敢印小,否则笔画多的繁写字便会印糊掉认不出来,因此一页一般只有一百来字,后来一页怎么着也有六七百字,字小的都超过了一千字,这意味着浪费数倍的纸张,纸多贵哪!有一门好处,看这种书不易得近视眼。
装订也有问题,但刘昌郝不确定是纸张原因还是油墨原因,不敢随便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