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之一晁补之的一首词:
残腊初雪霁,白飘香蕊。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灶马门神 ,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
五更催驱傩,炮仗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愿与慈母、尽老今生,祝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这首词不大好,但足够的应景与喜庆。
还有一块木板。
重阳节在宋朝也很热闹,许多人喜欢在这几天登高,说是怀念远方亲人,那多假扯的,主要是与清明一样,这段时间天气不冷不热,适宜出去游玩。若是高兴,也能放一放鞭炮。
据韩道实他们反馈的情况,重阳放鞭炮的人很少,但出忽刘昌郝预料的,许多顽童,一些无聊的人,却买了一些鞭炮放着玩,也有人结婚时用鞭炮了,为此刘昌郝还印了《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多喜庆哪。
然而也出忽了刘昌郝的预料,虽然极少数人家在婚庆上用了鞭炮,但选择大鞭炮时,大多数人家选择的不是印着《桃夭》的鞭炮,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