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惧陶朗先,而柳鹏也笑了起来:“想通了?”
“想通了,全想通了!”臧尔昌答道:“修路造桥,怎么也给老百姓点实惠,但是登莱两府一年只肯出七万石,陶道台要十一万石,省里肯定觉得一年至少要十五万石,京里的话恐怕至少要二十万石,最后谁说了算,是京里啊!”
在这种关系国运命运的大事上,京里的大人物自然是不会把地方上的强烈抗议放在心里,即使不当屁放了也会当杂音来处理,最后肯定是京里说了算,顶多是地方上在执行中多多少少打点折扣。
柳鹏笑了起来:“臧少果然是聪明人!”
“我二哥信里常说这些事,他巡抚宁夏尚且在大事做不了主,何况是陶朗先不过是一个按察副使,若不赶紧修路造桥再在外面欠点钱,恐怕咱们诸城人这么多年攒下来的一点民脂民膏就要被陶道台搜走了,何况陶道台现在谋划这十一万石米豆的数目,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
“怎么说?”柳鹏一下子就好奇起来:“怎么形容?”
臧尔昌不由大笑起来了:“缘木求鱼,刻舟求剑!”
柳鹏的神情不由凝重起来,他问道:“你也觉得今年登莱海运的数目不止十万石吗?”
“绝对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