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其中有些话也是陆铮瞎扯淡,读书人博名那是必须的,陆铮也要博名,而且名气要越大越好,这年头读书人名是第一位的。
入朝为官,科考是一条路,举贤也是一条路,天子垂拱而治,读书人名头越大,越有机会进入朝廷和天子的视线,所以,古往今来,能够真正做到淡泊名利的读书人是极其罕见的。
而恰恰是这种罕见,让那些淡泊名利,栽花种竹的隐士被人羡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为朝廷效力,被皇帝赏识。另外一方面,读书人心中却都羡慕一方田园世界,羡慕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境界。
这种矛盾其实不止是古代人如此,现代人也是如此,现代人一方面追逐城市,在城市里面打拼挣钱,另一方面,他们又羡慕乡村,经常嘴里喜欢念叨在某某乡村买几间宅地,修几幢房屋,当然,在大康朝,读书人对淡泊名利的尊崇,远远超过现代人希望能住乡下农舍的思想境界。
而陆铮现在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这一番话说出来,无懈可击,桂亮都听得呆住了,他想象过陆铮可能的答案,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陆铮的回答会如此让他震动,让他汗颜。
“阎师好锐利的眼力啊,此子的确不是池中物,将来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