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6月28日黄昏,最后一面旭日旗在着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城内飘摇坠落。持续了22天的炮火终于平息,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消失在天际,笼罩在夜幕下的却是一座形同废墟的城市。这场规模之浩大、过程之惨烈的战役注定要载入人类的战争史册,因为日本军队以阵亡21万,失踪和被俘近万的沉重代价,拖住了苏俄军队横扫伪满洲国的脚步,让原本自信满满的苏俄高层和军方将领们不得不正视他们在战略上面临的困境。
第二次日俄战争的走向,也在这里悄然出现了转折点。
攻克哈尔滨之后,从外蒙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两个方向进入伪满洲国的苏俄军队成功将东西两条战线贯通一处,单看双方的作战地图,苏俄军队完全占据了上风,然而在作战地图之外,百万苏俄军队却如强弩之末。最大的问题在于总长近万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大多数路段仍是单线铁路——在沙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不但没能继承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广袤领土与丰富资源,就连北高加索的产油区也长期被同盟国占据,经济建设是在重重困境中艰难前行。由于单线铁路基本能够负担经济贸易的需要,苏俄政府迟迟没有上马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复线工程。按这条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