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成了上面不想管或者懒得管,下面人不敢管也没权力管的局面。
宋元明清的小说里头,大和尚和道人等等,其实形象并不好,大多以邪恶的形象出现,就是这个原因了。
所以杨璟在这一点上是有些想当然了,虽然他侧写出了凶手的相关信息,更是确定了凶手就是野庙的人,但想要找到他,其实并不容易。
这也是为何人口失踪的案子往往会不了了之的原因之一。
杨知县自然是知道这些难处的,但杨璟只凭着几具白骨,就描绘出了凶手的形象,给了他这么具有方向性的线索,他再喊难的话就有些不地道了。
杨璟并不知道杨知县心里的想法,见得杨知县满意点头,还以为这案子有着落,心里也就期待着将野庙的人都召集起来的那一天了。
杨知县也不含糊,马上让张证去通知王斗,组织人手,开始追索原先野庙的成员。
杨璟又将与这些尸骨一并挖掘出来的一些随身之物都打上标记,诸如荷包鞋子衣服香帕之类的东西,虽然腐烂了,但有一些还是能够依稀辨认。
只要书吏们将失踪人口的卷宗都整理筛查出来,便可以通知那些失踪人口的家属来辨认,说不定还能够确定其中一些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