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儒又将目光投向自己最喜欢的小弟子,“这是你新作的词?”
舒鸿煊坚定的、毫不犹豫的摇头,“老师,这词并不是容景所作,容景曾有幸,在九江河边垂钓的时候,遇上一个老翁,听他念出了这词。
细念之下,惊为大作,适巧华娘要参加考核,容景就候着脸皮将这词拿来给华娘用了,让她作出旋律调子配以琴音唱念。”
这词在他的世界中闻名天下,他自问是没有能力作出这样的词,自然不会厚着脸皮据为己有,他擅长的,只是策论这种务实的文章。
为了妹妹这次考核,他想了想才将这词拿出来的,他知道,只要这词出现在这个世间,根本不会有人贬低它。
他将这词交给了妹妹,让妹妹尝试着做出适合这词的旋律调子,一直等到跟他听过这词的歌唱一样的旋律,他才让妹妹将旋律调子记下来。
但很可惜,他不能将这词的真正主人公布于众,如果他说这词是苏东坡所作,他家老师定能将大夏翻过来,只为找到苏东坡,与他探讨诗词。
文人都有点痴,特别是他家老师。
苏东坡肯定是找不到的,到时候他又要花费一番口舌来将这个话圆过去,索性一开始他就不说大文豪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