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异族效应。其实就是指无法分清外国人的长相,这是由于我们在知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知觉窄化”。从表面看来,“异族效应”和“脸盲”的表现都是认不出人,前者认不出异族的脸,后者认不出大部分的脸,貌似只是范围和严重程度不同。但是实际上,产生原因大不相同。
那么什么是“知觉窄化”?
有这么一组实验。
被试者是小婴儿,他们不会说话,也不能像成人一样听懂实验任务,所以研究人员采用“习惯化”范式来进行这类实验。他们会给婴儿重复呈现一张面孔,直到他/她不主动盯着这张图片;一段时间后,再给婴儿同时呈现两张面孔,其中一张是之前出现过的,另外一张则是新的。研究人员根据婴儿对两张图片的注视时间长短来判断婴儿对面孔识别能力。如果婴儿的注视兴趣或者注视时间主要集中在新异图片上,就表明婴儿能够识别或辨别两张图片。
研究人员运用这个范式实验发现,无论出现的是人脸还是猴脸,个月大的婴儿对新异面孔的注视时间都显著长于熟悉的面孔,这表明个月大的婴儿对人脸和猴脸都能进行很好的识别。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成人的实验结果:成人对人脸有很好的识别能力,但对生、熟不同的猴脸的注视时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