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穆公对强邻晋国不贪。秦晋两国相邻,时常争斗战争,但两国又互为婚姻。当时晋大旱,来求借粮食。丕豹劝穆公不要借给,趁其饥荒而伐之。穆公问公孙支,公孙支说:“丰歉交替出现,(谁都难免碰上灾荒,)不可不借。”问百里傒,百里傒说:“夷吾得罪了我们的国君,但他的百姓又有什么罪过呢?”最后采纳了百里傒、公孙支的意见,终于借给晋国粮食。用船载车运,从雍到绛络绎不绝,这就是有名的“泛舟之役”。过两年,秦国生饥荒。晋国背信弃义反而乘机进攻秦国,引韩地之战,最终俘虏晋君夷吾。夷吾献上晋国的河西之地,让太子圉到秦国为质,秦把宗女嫁给子圉为妻。当时秦的领土已东抵黄河,秦国领土扩张是穆公仁德的结果。
第四,秦穆公不文饰己过。穆公不听百里傒、蹇叔二人劝谏执意袭郑,致使秦军在殽山被晋国全歼。秦军三将百里傒之子孟明视、蹇叔之子西乞术和白乙丙被俘,侥幸因为晋文公夫人是秦国女子为这三位在押的将军求情得以放归。穆公穿戴凶服亲迎于郊,面向三人大哭说:“都是我不听百里傒、蹇叔的话才让三位受了委屈,三位有什么罪呢?你们要想方设法报仇雪耻,不可懈怠。”于是恢复三人的官职如同以往,待遇更好。到了三十六年,穆公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