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上,到处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孔洞,例如,装配不合理的车门、窥视孔、观察缝、枪炮发射孔、手槍射击孔等等——因此,在装甲上布有大量缝隙,而处于烘热状态的熔化铅可以乘隙钻入车内。当带有铅芯的弹命坦克表面时,弹体首先被撞扁,接着铅芯被从壳体内挤出,形成一个以圆周状向外辐射的“溅射体”。在高速碰撞的作用下,铅芯已近乎变成流体,并以近乎爆炸的速度向
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坦克装甲均是均质钢板,其厚度依据车辆的不同位置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均比较薄。当时设置防护装甲主要考虑的是保护乘员免遭枪弹和炮弹小碎片的伤害。坦克诞生初期,德国人的办法就是利用野战炮对坦克直接瞄准射击,以及靠近坦克向坦克外面投放**包、集束手榴弹、rs弹或爬上坦克向车**击等,但效果不太明显。首先是野战炮对运动的坦克的直接命精度不高。例如,1916年9月15日在法国索姆河战斗首次投入使用的32辆坦克,只有一辆被德国的野战炮直接命摧毁;其次是靠近坦克难度很大。
看看德国a7v坦克内部结构乘员位置图就知道了:这玩意和豪猪似的,浑身是刺怎么靠近阿
乘员所戴的面罩不是为了防毒气,它的来源如下:在